![]()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4年10月——上汽入主双龙 | 2004-2008年间——双龙举步维艰 | 2006年7月-8月——双龙工会组织罢工 |
上汽集团以5亿美元正式入主双龙,这被视为“中国汽车业海外收购第一案”。 | 双龙公司汽车产量均未达到历史水平。除2007年外,其余几年均亏损。 | 为渡过难关,双龙的管理层(核心人员为上汽派遣)提出裁减986名员工。双龙工会强硬应对,上演长达43天的罢工。 |
![]() |
![]() |
![]() |
2008年年中——韩方诬陷上汽窃取技术 | 2009年1月——双龙进入企业回生程序 | 2009年8月2日——劳资谈判破裂 |
2008年7月5日,韩国检方以涉嫌“核心技术外泄”为名,搜查了双龙汽车总部;同年12月16日,双龙工会组织员工在中国驻韩大使馆门前示威。 | 上汽放弃了对双龙的经营权,向韩国的法院申请由他们接管双龙。不久后双龙申请破产保护,全面提产。工会与资方开始漫长而收效甚微的谈判。 | 公司方面谈判代表表示,在公司提出妥协方案后,工会仍坚持拒绝裁员,因此公司除了破产已别无选择。若工会不改变态度,对话将毫无意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