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基金   微博   新闻   个人门户  search2
牧马人召回
南海本田一线工人涨薪32%
1 2
导语:目前在制造行业,人工成本已经占到了制造业生产成本的9%以上,而汽车制造业更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典型代表,当“中国制造”不再是廉价的代名词后,车企将如何转变。[评论]

中国告别廉价劳力时代 制造业工资猛涨

    制造业工资上涨的结果是,部分制造业逐渐开始向劳动力更为廉价的地方转移:而与此同时,劳动力薪水上涨却并没有降低利润,或者赶跑投资者。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虽然今年前五月来自美国的投资减少,但来自亚洲和欧盟的投资在增多。或者,高工资时代带来的长远利益将带给中国一个更有成效和更大发展的时代。[详细]

和讯调查

1.人力成本上涨未转嫁到车价的原因?
竞争激烈
原来利润过高
造车技术提升
企业管理优化
  

引发现象

      年初以来,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增速开始下滑,其主要原因是鼓励政策退出以及大城市治堵、油价上涨等因素。而从车企的角度,销量下滑与利润的下滑并不是完全正比。而是利润增速明显低于销售收入增速,这也就意味着造车成本的上涨,而造成成本上涨的主要原因即是人力成本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南海本田一线工人涨薪32%

时隔一年,南海本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再次涨薪。6月25日,南海本田工资集体协商现场会正式透露,工厂一线工人每月增加611元工资,比原1921元增加了32%。[详细]

车企利润下滑

按照惯例,汽车行业历来是销售额增幅高于产量增幅,利润增幅高于销售额增幅,但1~4月,利润增速明显低于销售额增速,说明车企效益在下降。[详细]

车企面临成本上升压力

尽管原材料、人工成本和油价纷纷上涨,但市场增速回落又使今年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汽车企业无法通过提高价格来消化成本上涨的压力[详细]

相关报道
降成本增效益成车企首要任务
 整车制造类上市公司的第一季度盈利情况显示,17家公司中,7家整车企业净利润同比下滑,另外10家企业净利润有不同程度增长。而在10家净利润实现增长的企业中,大部分企业的净利润增速其实也在减缓[详细]
净利润下滑近八成

过去两年,我国汽车行业一直保持着销售收入增长高于产销量增长、利润增长高于销售收入增长的势头,但今年以来这种“又快又好”的局面不再,前4月,我国汽车行业利润增速明显低于销售收入增速。[详细]

发展趋势

兼并重组

兼并重组

   政策取向推动汽车业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促进汽车生产企业实现自主创新战略,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加快培育自主品牌,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积极推进传统能源汽车的节能减排[详细]

产业链向上游扩展

产业链向上游扩展

  通过控制零部件采购体系,从而实现合资公司向产业链上游的延伸,逐步掌握整个产业链,被认为是目前大行其道的合资自主的主要诉求,突破日系车企封闭式的供应商体系。[详细]

拓展汽车后市场业务

    在中国汽车二手车市场即将井喷的前夜,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也开始提前布局。广汽丰田目前已将二手车置换业务作为经销店未来的一个重点。今年前5个月,全国二手车共交易二手车132.03万辆[详细]

产品高端化提高利润

产品高端化提高利润

   2010年长安净利润约为20~21亿元,意味着其单车利润仅在1135元上下,不到上海汽车单车利润的四成,仅约为东风汽车单车利润的一成多。进军高端,是长安对销量和利润的诉求。[详细]

进军西部

进军西部

  随着近年来车企大举进军西部重地,成都市为进一步加快汽车产业发展,于去年初在成都市经济开发区设立了市级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着力打造集研发、制造、贸易等为一体的成都国际汽车城。[详细]

转向东南亚

转向别国

    塔塔汽车公司正在研究在印度尼西亚的首都城市雅加达建立工厂的可能性,预计塔塔将于2014年完成该工厂的建设,若Nano小型车成功在印度尼西亚投产,该车型的生产线下一步将扩大到泰国。[详细]

媒体评论

斯巴鲁国产化


    过去10年来,中国制造业工人的实际工资每年增长近12%。4月份,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报告显示,2002年至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时薪上涨了一倍,而美国只上涨了20%。上游供应商员工薪酬的上涨,伴随着的必然是成本压力的不断传导,这将极大地挤压整车厂的利润空间。不过,在整车企业掌握产业话语权,以及今年汽车行业低迷、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这种成本的压力很难传导到整车企业的身上。

《时代》周刊: 中国告别廉价劳力时代

     《时代》发表了名为“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终结”的文章,在广州建厂22年的美国商人查尔斯·哈布斯在文中称自己正考虑去柬埔寨建厂,因为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正让他的公司失去竞争力。[详细]

华尔街日报:劳动力成本抬升令日车企头疼

    日本汽车生产商在中国市场的扩张被认为落后于国际同行,在它们考虑向中国转移产能、以满足这个世界最大汽车市场的需求之时,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恰恰是它们所不需要的。 [详细]

J.D. Power:印度汽车市场销量将排第三

     J.D. Power负责全球汽车业务的高级副总裁汉弗莱(John Humphrey)表示:“印度汽车市场出现飞速发展的因素包括开放的市场经济,低成本的劳动力,以及消费者为导向的市场。”[详细]

新京报:高工资时代前景更广

    工资的上升也意味着,中国人口袋里有了更多的钱。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因此获利,它们急切地希望中国增加消费以减少国际贸易的巨大不平衡。美国商会做的一次调查显示,75%的商会成员主攻出口市场[详细]

第一财经日报:汽车零部件配套商亟待转型

    涨薪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特别是汽车供应商普遍存在的一个趋势。这和整个制造行业薪酬不断增长的趋势相一致。但是,上游供应商员工薪酬的上涨,伴随着的必然是成本压力的不断传导,这将极大地挤压整车厂的利润空间。[详细]

《经济学人》:管理者需认清方向

    对中国来说,靠数百万廉价和低薪劳动力获得经济成功的时代已经终结,现在该向这个时代说再见了。只要管理者认清方向,高工资时代带来的长远利益将带给中国一个更有成效和更大发展的时代。[详细]

微博热议更多

最新消息更多

专题制作向上

      美工:刘娜
      编辑:金丽媛 黄鑫 关璐
      策划:金丽媛
      联系方式:auto@staff.hexun.com
和讯汽车
CopyRight @ 和讯网 北京和讯在线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r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返回和讯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