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股价腰斩,资金流紧张,大量关店……汽车金融风口不再?

2019-04-08 18:51:16 和讯名家 

  2016年前后,汽车金融成为风口行业,大量资本涌入。

  2018年,一批汽车金融公司上市,给市场交出了一份答卷。

  风口之中,资本追捧;上市之后,却一夜梦碎。

  汽车金融的股票,表现都不太乐观。除了点牛金融股价较上市时有所上涨,优信、易鑫、趣店、灿谷的股价,均出现了大幅下跌。

  其中,优信、灿谷股价跌去了一半,易鑫与趣店蒸发了八成。

  汽车金融领域还不断爆出负面新闻:现金流吃紧,大量闭店裁员。

  当年风光无限的汽车金融行业,为何遭遇如此困境?

  01

  身陷困境

  近期汽车金融的股价表现,实在让人揪心。

  自上市以来,优信的股价,总体呈走低态势。

  4月5日,优信收盘价为4.05美元,市值11.84亿美元,不足上市时的一半。

  在香港上市的易鑫,同样面临股价大跌的尴尬。

  2017年11月上市后,易鑫股价一度达到最高点10.18港元,市值一度达到639亿港元。

  随后,其股价一路下跌。截至4月8日收盘时,易鑫股价为2.05港元,总市值130.60亿港元,较最高点下降了80%。

  4月5日,灿谷收盘价为7.19美元,市值10.86亿美元,与上市时相比,股价跌去近半。

  号称转型汽车金融的趣店,股价表现也让人担忧。

  趣店股价从上市时的34.35美元,下跌至4月5日收盘时的5.31美元,市值蒸发了85%。

  除了股价腰斩之外,很多汽车金融公司也曝出了“现金流吃紧”的新闻。

  今年6月,优信有一笔约12亿元的可转债将到期,如果届时优信的股价不能高于发行价,将需要偿还投资机构近12亿资金。

  这就是“对赌协议”。

但去年的财报显示,优信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只有8亿多,如果近期不能融到一大笔钱,其现金流将非常吃紧。
  但去年的财报显示,优信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只有8亿多,如果近期不能融到一大笔钱,其现金流将非常吃紧。

  去年年底,第一车贷的很多员工自爆公司大量裁员,且存在“资金链断裂”风险。

  但事后,第一车贷发表声明,对此否认。

  曝出裁员新闻的,远不止第一车贷一家。

  2018年9月,业内传出趣店大规模闭店和裁员的消息。

  有消息称,趣店大白汽车的门店,从巅峰时期的175家,缩减至40多家,还有说法称,缩减到60多家。

  闭店原因众说纷纭。有人爆料是因为大白汽车发展过快,管理跟不上;有人称是因为其经营模式存在问题,“许多库存车滞销”。

  媒体去求证此事,趣店的回复是:“这只是一些线下门店的优化整合,优化产出比较低的门店。”

  2018年12月,又有媒体报道称,一天之内,超过80%的趣店“管培生”离开,趣店裁员人数达到200人,其中大白汽车就有100多人。

  从整体上看,汽车金融行业失去了当年的风光,深陷股价大跌、现金流吃紧的困境之中。

  02

  烧钱冲刺

  汽车金融行业,曾经被奉为2017年金融科技的最大风口。

  据媒体报道,2017年,行业不断传出巨额融资消息,一共有21笔公开报道融资,其中13家企业获得上亿融资,融资总额高达200亿。

  “当时很多公司的商业模式,就是to VC,讲一个好的故事,就去投资机构圈钱。”一家汽车金融公司的CEO徐青木称。

  钱来得太容易,一个PPT就可融资。

  拿到钱之后,行业的头部公司开始跑马圈地,疯狂抢占市场。

  “2020年,优信将完成20个中心仓、100个中转仓、2000家门店的布局。”在2017年年中的一次战略发布会上,优信集团董事长兼CEO戴琨表示。

  2017年10月,第一家大白汽车门店在厦门落地。两个月内,趣店在全国开出了175家门店。

  “在我们门口,经常看到几家汽车金融机构抢单,有时候它们甚至能打起来。”一家二手车车商称,它们都想来抢二手车分期贷款的用户。

  选择和哪家合作?车商只认一点:谁的返点更高。

  这一度导致了行业的恶性竞争,汽车金融公司给出的返点越来越高。徐青木称,“有些公司甚至贴钱抢市场”。

  除了抢夺B端、疯狂扩张线下门店之外,汽车金融公司也开始了C端营销。

  2016年前后,人人车、瓜子二手车和优信的广告铺天盖地。

  2015年年底,优信甚至狂砸3000万,买下了1分钟“中国好声音”的广告。

  2017年,人人车的营销费用达到8亿元,瓜子二手车超过10亿元,优信则突破22亿元。

  如此高昂的投放费用,一度在优信内部引发质疑。

而当时的二手车市场刚刚兴起,“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教育用户,但其中能成为二手车用户的,特别少”。优信高层王昊称,到类似“中国好声音”这样的大众用户端去捞用户,特别不划算。
  而当时的二手车市场刚刚兴起,“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教育用户,但其中能成为二手车用户的,特别少”。优信高层王昊称,到类似“中国好声音”这样的大众用户端去捞用户,特别不划算。

  此外,二手车的用户需求极为低频,流量捞过来之后,留存率也不高。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瓜子是C2C,优信是B2C,“瓜子的投放可以触达两端,优信只能触达一端”。

  王昊透露,优信的广告策略,都是“被逼的”,因为瓜子和人人车的广告很猛,如果优信不投,“销量和关注度会迅速下降”。

  这些被资本追高的公司,已然骑虎难下,只有不断地烧钱抢市场。

  除了抢夺市场、建立壁垒之外,这些公司也在扩充新的业务线。

  那时候,出现了很多性感的概念和商业模式。最火的,就是直租。

  2017年上半年,做直租的大搜车完成了1.8亿美金的D轮融资,半年后,又完成了3.35亿美金的E轮融资。

  这意味着,在一年时间内,大搜车完成了5亿多美金的融资。

  “直租”模式被资本热捧,吸金效应让行业的公司趋之若鹜。

  汽车金融公司可以分为很多种,比如新车分期、二手车分期、车抵贷、库抵贷,等等。

  而当“直租”模式火起来之后,徐青木发现,这些汽车金融公司都挤了过来,开始布局这个模式,“头部公司有一半都开始做”。

  “我们也尝试做了,但是只做了上百辆车,我就叫停了。”徐青木发现,直租这个商业模式赚钱并不容易,需要深耕。

  比如,是否能从车商那里拿到打折价,是否有车辆的处置能力,这些能力都不是一天就能修炼成的。

  “要做直租,起码要做好4年资金储备,否则就会在后面两年出现资金问题。”基于这些判断,徐青木果断裁掉了这条业务线。

  但当时,很多公司盲目追风,都上线了直租业务。

  “当时手头有上亿的资金,我们就觉得先干,后面的再想。”一家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负责人何东慈称,他们只看到了眼前一年的市场,就开始干。

  这些公司的商业模式,就是不断烧钱抢夺市场,开新业务线讲故事,然后从资本处获取新融资,不断做大。

  这就是典型的“to VC”模式。

  但不管故事讲得多美好,模式描摹得多性感,最终,商业都会落地……

  03

  流血上市

  2018年,整体经济环境变差,资本开始冷静,金融机构趋于保守。

  资本寒冬下,汽车金融行业一下跌落低谷。

  “很多资金方突然抽贷,不再给我们放款。”何东慈称,他们的现金流一度吃紧,“当时我们账上最少时只有几十万,离资金链断裂仅一步之遥”。

  “一些以互联网金融资金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公司现金流出现问题,是由于金融监管的要求造成主要的融资渠道供应不足。”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解淳认为,这些现金流问题,和金融监管有很大关系。

  金融机构抽贷之后,催收也被监管点名,逾期开始上升。

  何东慈做的直租业务,被紧急叫停。

  “我们甚至找不到资金给直租的车做分期,只能到处去找其他汽车金融公司合作。”他称。

  “我们确实很难再从资本市场融到钱,上市是最后的选择。”优信一位负责资金的高层透露。

  在2018年,很多汽车金融公司都无法再从资本市场拿到融资,“流血上市”,是被迫之举。

  它们上市时的招股书,也实在不够好看。

  上市前,易鑫持续亏损两年半,累计亏损76亿元;优信持续亏损两年,累计亏损55.8亿元。

  它们上市后的表现可想而知:一旦需要用钱投票,投资人立刻变得理性起来——市场给出了更残酷的价格。

  在中国,有太多行业有着类似的轨迹。

  不管是P2P、区块链,还是曾经红极一时的团购,都曾经被捧至风口之上,资本追捧,行业狂热。

  接着,资本离场,行业趋冷,大部分公司在洗牌中退场。

但在这个过程中,也确实沉淀出了好公司,就如团购热之后,仍有美团。
  但在这个过程中,也确实沉淀出了好公司,就如团购热之后,仍有美团。

  “汽车金融行业不是不好了,是在挤泡沫。”徐青木称,“现在的股市的估值,反而趋于合理”。

  “易鑫上市时,是按照互联网公司进行估值的,但它的核心业务是融资租赁,去掉互联网的外壳,它现在的市值就是一个合理值。”行业资深观察者李阳表示。

  未来的市场将如何?

  徐青木认为,随着行业业务量的增多,客诉会越来越多。

  “这必然引发监管机构的关注,倒逼行业越来越合规。”他称。

  比如,在二手车分期这个领域,汽车金融的份额越来越高,它们对车商的话语权越来越强,小车商会被洗掉,大车商会更良性化、正规化。

  解淳也认为,行业正在净化,走向合规。

  创业就如棋局,一步错,满盘皆输。

  在布棋的过程中,创业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什么时候扩大规模,什么时候控制成本,什么时候增加投放,什么时候开源节流,都需要精心设计。

  但是,在资本的热捧下,很多人在棋局中迷失了自我,认为弹药充足,只管猛冲。

  只有在风口下冷静,在下行中深耕,保持自己的节奏,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才能下出一盘漂亮的棋。

  *文中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本文为一本财经和腾讯财经联合出品的系列报道之一,旨在关注金融科技创新的力量,为读者呈现最具行业深度的内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一本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