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长安汽车(000625)在重庆两江新区举办了全球智慧研发平台开放暨全球研发中心入驻仪式,此举标志着长安汽车已迈入“自主创新,全球协同”的研发4.0时代;标志着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进入了一个崭新里程碑。

坚持自主研发,迈入研发4.0时代
长期以来,长安汽车坚持自主创新,建立了“五国九地”全球协同研发体系;打造了“7院2部3中心” 的精细研发组织;拥有来自全球18个国家,近万人的研发团队;形成了产品研发流程体系(CA-PDS)和产品试验验证体系(CA-TVS)两大科研体系。

长安汽车在2018年发起了“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开始从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聚焦智能化、新能源领域,以创新为驱动,大力开展品牌升级与产品升级。
完善的智慧制造平台
全球研发中心与国际一流的工业设计伙伴携手,历时八年,总投资43亿元,占地1000余亩,拥有设计、试验、管理等7大功能,仿真分析、噪声振动、被动安全等12大领域,混合动力、空调系统、非金属材料等180个实验室以及运用云技术打造的全球领先数据中心。
完善的智慧研发人才
从新能源战略的“香格里拉计划”到智能网联领域的“北斗天枢计划”,长安汽车将创新人才的引进作为推动两大行动计划的保障。
未来,长安汽车将建立以重庆为大本营,辐射全球的人才管理体系,着力引进智能化、新能源等领域高级人才,正在组建2000人的软件开发团队和2500人的新能源研发团队,使长安汽车成为全球优秀汽车人才的聚集、成长和共享高地。
完善的智慧开放平台
在长安汽车发布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后,持续踏上转型之路。围绕新能源、智能化等汽车产业未来趋势,与多家企业、高校、机构展开战略合作,打造汽车产业生态“朋友圈”,共同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在此次平台开放活动中,长安汽车再次深化产业合作。长安与华为、腾讯、博世、青山携手成立联合创新中心。

与此同时,长安汽车与一汽、东风成立T3出行公司;与百度、科大讯飞(002230)等互联网企业构筑深度技术联盟,致力于在智能化、新能源、前瞻技术、出行服务等领域,实现价值共享,打造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共享平台。
此外,重庆市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正式落户长安汽车全球智慧研发平台。该中心依托长安汽车整体研发实力,整合科研院所、高校,产业链企业,部署具有战略定位高端、组织运行开放、创新资源集聚的综合性和专业性智能网联汽车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未来,长安汽车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拥抱合作伙伴,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推动跨界融合,在智能化、新能源、前瞻技术、出行服务等领域,与各方开展合作。
完善的智慧数据中心
在本次平台开放活动中,长安汽车展出旗下10款车型以及全新科研成果。全球数据中心以数据驱动管理,建立大数据运营平台,推进客户、研发、制造、供应、营销5大核心领域智能化升级,实现全球业务数字化管理,提高企业运营效率20%以上。

全球数据中心为访客展示了按国标最高等级A级设计、运用华为云网络技术,以及腾讯、阿里混合云技术打造的云数据中心。这套系统服务400多万用户,覆盖全球研发、15个生产基地、35个整车及发动机工厂,提供不间断7*24小时安全可靠服务。简单来说,就是对汽车行业最核心的本质,即研产供销全线的智能化,以及产业链的延伸,与客户合作,进而通过互联网,推动合作伙伴、员工提高生产效率。
完善的智慧驾驶出行体验
长安汽车自动驾驶共享出行商业化运营则为访客打造了一场以L4级自动驾驶技术为承托的未来出行真实体验。访客只需手机下载注册APP、设定目的地、扫码上车,启动、出发、到达一气呵成,它甚至会和你说一句:旅途愉快!这样没有司机的旅途也许只是对未来的幻想,但是在长安全球研发中心,它已经成为现实。

该系统也是国内首家L4级网联式城区自动驾驶汽车共享运营系统,是中国自动驾驶共享出行商业化运营的先行军。值得期待是,今年长安汽车将会在全国布局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中心。
完善的动力研发平台—NE发动机平台
基于模块化开放技术理念下的NE发动机平台具备发动机研发高效率,使发动机研发周期缩短28个月,节省研发成本的同时,提升了产品质量;创建平台开发核心构架,首创基于模块化的技术包,精简产品状态,实现高通用化率,最高通用化率达98%以上;通过技术包的选取和灵活应用,提高发动机生产率,实现多品类产品共线生产,设备利用率提升至96%-98%。

长安汽车开创全新的模块化开发哲学,使NE发动机平台可覆盖1.0-1.8L排量机型,额定功率95-135KW,峰值扭矩200-300N· M,峰值转速对应低至1250rpm,最高热效率40%。相对非平台化产品,通用化率最高提升87.5%,实现平台满足多个机型生产,且平台化产品在尺寸和重量上最优。NE模块化发动机平台应用多项首创技术,如缸盖集成排气歧管(IEM)、350bar高压直喷系统、发动机智能热管理模块(TMM)、全可变排量机油泵(VDOP)、可控PCJ等,量产产品1.4T GDI发动机最大扭矩260N·M,最大功率116KW,达国际一流发动机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搭载1.4T GDI的第二代逸动及CS35PLUS将于2019年三季度量产上市。
在变速器领域,湿式DCT变速器DF722综合传递效率高达94.5%,达到行业优秀水平。更加快速的换挡响应及平顺性,驾驶性能进一步提升;更好的通过性设计、轻量化设计,驾驭随心。
(责任编辑:刘嵩 HA0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