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逐网约车下半场 如祺出行“涟漪模式”挖掘大湾区增量市场

2021-01-04 16:57:11 和讯名家 

  经过此前几年血海厮杀般的大浪淘沙之后,高补贴的跑马圈地模式再难成为网约车行业的必胜法宝,历经2016-2018年间多项规范化管理举措的陆续出台,网约车行业开始迈入下半场。

  随着接下来部分企业已经走在上市的路上,解决盈利与服务的平衡问题迫在眉睫,这也成为这一代网约车玩家面临的主题。

  如今,网约车行业主流有两类商业模式,其一为C2C,代表是背景为纯互联网公司的轻型化平台公司,比如滴滴和美团,其二为B2C,代表是背靠整车厂的一股新能源汽车力量,代表是如祺出行和曹操出行。

  有机构认为,在现阶段,C2C模式为主发展的企业因为更容易形成规模化效应,相对占据了一定市场优势,但也由于这类模式佣金比例高、价格随意变动、缺乏垂直管控能力导致用户安全难保障等缺点,为B2C模式的发展留下空间。长期来看,两种模式未来可能有走向融合的趋势。

  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网约车行业眼下面临更重要的问题是,怎么根据用户需要,推出同时能尽量兼顾安全和一定区域范围内优质服务的问题。而在当前监管环境之下,能够良好成长起来的后发企业,也具备了更强大的能力底座。

  2019年6月,如祺出行在广州正式上线,一年多后开通佛山运营服务,并开拓顺风车业务。这家背后同时有整车厂广汽集团(601238,股吧)、互联网巨头腾讯以及广州公交集团作为投资方的公司,兼具两重基因,在市场考验之下,有望通过已经跑通逻辑的“涟漪模式”走向更远。

  后进者的创新模型

  当行业已经发展到有诸多“前辈”前仆后继之后,人们对后进者往往会报以怀疑的态度:市场还有机会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经历过“千军万马”发展时期的网约车行业,在政策监管之下,实际上依然有极大的拓展空间,比如对“跨城顺风车”的需求就一直呼声很高,这恰恰是此前出现过极大安全隐患的领域,而急需更精细化的运营方式。

  类似趋势也恰是如祺出行这种“后进者”的机会所在。相比早在2012年就开始陆续有进入者的时代不同,现阶段的网约车行业历经野蛮生长时期后,开启了更高质量发展的阶段。

  这意味着,在这一阶段过程中,补贴不再是核心要素,而服务质量尤其是安全性,成为愈发被重视的指标。

  如祺出行甚至是在等待行业在得到监管,进入新发展周期后,显示其真正健康发展的市场潜力。

  根据如祺出行CEO蒋华的观点,出行下半场的机会就在区域市场与细分领域里,以往的高速扩张模式已经不是在行业取得成功的唯一路径,提供符合用户预期的差异化服务、城际区域互联、产业生态协同、布局智慧交通与智慧出行,都是缺一不可的制胜关键。

  2019年6月,如祺出行在广州正式上线运营

  事实上,在这一逻辑之下,年仅一岁多的如祺出行已经跑通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涟漪模式”。

  顾名思义,所谓“涟漪”即以一个中心为原点,逐步向周边延伸,以单点的成熟逐渐覆盖到多点的成熟落地。

  如祺出行探索出模式的逻辑,在于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以广州为中心向相邻城市扩散,通过复制成熟的运营和服务管控体系来高效占有存量市场,并充分利用城际溢出效应挖掘增量市场潜力。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有望与世界四大湾区并肩的区域活跃经济聚合地,具备极高的平均GDP水平和区域联动潜力。

  尤其是近些年来,深圳、东莞、惠州、广州、佛山等城市中已经有诸多人群开启了“双城生活”模式,即工作和生活其实并不在一座城市,显示出对跨城运营的极大需求。

  在此背景下,如祺以大本营广州为中心,显然已经经受住了这个对网约车严苛环境的经营考验。由此进一步向外圈扩散,从服务能力来说已经不存在明显的运营门槛,从车辆的调度和使用效率最优化方面也就不存在太大难题。在周边城市对类似产品有足够大市场需求的前提下,这一逻辑无疑是精准的。更重要的是区域带动作用下,对网约车带来的高盈利基础。

  目前,如祺出行已经覆盖

  佛山禅城、南海、顺德等核心区域

  2020年8月6日,如祺出行正式进入佛山,将其在广州的成熟运营和管理模式复制至佛山,迈出布局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关键一步。

  根据平台统计数据,自公司在8月正式进入佛山,在10月开通顺德运营,12月上线顺风车业务后,有跨城订单的用户比例由8月份的0.6%上升到12月份底3.2%,平台跨城订单量增长了320多倍。

  在佛山运营4个月左右时间以来,平台长单量翻一番,长单在平台总单量中占达13%。跨城订单客单均价是平台客单均价的1.8倍,这也使得跨城订单毛利率较平台整体毛利率高出52%。

  “涟漪模式”带来的市场反馈已经显现,截至12月31日,如祺出行平台用户规模超300万,平均日单量近10万。根据行业数据,如祺出行在广州的市占率稳居第二。

  下半场的核心武器

  如前所说,B2C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管理能力可控,服务标准具备统一性,这也是出行行业下半场竞争的核心武器之一。

  尤其是后疫情时代,用户对网约车的防疫安全性有了更高要求,对平台方相应的防控管理能力提出了考验。

  如祺学院致力于通过

  标准化培训来提升司机服务水平

  如祺出行在上线后,蓄力于服务管控的创新,展示出了一系列系统化的配套管理能力。

  早在2019年11月,上线不到半年的如祺出行就发布了“洁净服务标准”,对车辆卫生、物料配备、服务标准等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和界定,这是行业内较早提出以洁净作为主题的差异化主张。

  2020年1月,如祺出行在服务管控的创新上再进一步,成立了如祺学院,从源头上提升服务能力。如祺学院主要面向司机群体进行多方位的培训服务,通过一样的司机准入、一样的服务培训、一样的品质管控来实现无差别满意服务。

  “我们要通过一个可复制、可管控、可持续的模式来使我们同时具备快速扩张和保障服务品质的能力。让用户都能感觉到无差别的满意服务,这就是如祺学院成立的目的。”蒋华如此解释道。

  如祺出行在2020年初的疫情期间显示出了强大的免疫能力。2月初,平台单量受到明显影响。但如祺出行到2月底,单量就已恢复到了平常的90%。

  疫情期间,如祺出行工作人员

  身着防护服为车辆做消毒

  “我们也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百分百复工。从疫情爆发到三月底,如祺出行累计提供出行服务超80万次。总体来讲,这一年我们做的不错,也收获了用户的认可与肯定。接下来我们会通过全面的优化升级,来回馈广大用户的期待。”他总结道。

  打造智能化生态圈

  2020年的网约车行业,自动驾驶的风口正盛,引得平台和资本竞相追逐,已经是行业不可忽视的命题。

  除了服务管控体系的创新,如祺出行在智能化生态上的探索同样值得关注。如祺出行要解决的是,通过技术赋能来提升运营效率、安全保障和服务体验,进而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营中提前卡位。

  2020年6月,如祺出行推出了自主研发的一站式数据管理及应用开发平台“祺立方”,其通过管理平台与车联网、地图等多端口数据协作,有效融合用户出行需求、平台车辆调度、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提供涵盖操作系统、终端应用、用户体验于一体的完整解决方案。

  如祺出行首席技术官刘志云表示,“祺立方”相当于如祺出行的智慧大脑,除了能打通平台数据与地图数据,促进平台系统与车辆数据的深度联通以外,对智能供需调度、平台安全管控、车辆产品升级、市政智能交通服务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此外,“祺立方”在提升安全和服务品质方面有着强大的功能:将不同维度数据交互融合,经过“祺立方”处理以后,可以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例如,通过监测胎压的变化以及匹配订单,祺立方可以监测司机有没有违规载客,从而第一时间排除安全隐患。即便司机超速、猛刹车、不系安全带等不良驾驶行为,如祺出行后台都能通过“祺立方”平台及时发现和矫正。

  目前,“祺立方”已经逐渐在城市建设、车路协同、数据共享方面走到了数据反哺阶段。未来它还将在深度理解用户情感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智能算法持续助推城市智慧交通建设。

  面向未来更长远的智能化出行发展路径中,如祺出行的能力和地位都愈发重要起来。

  2020广州国际车展期间,广汽集团披露十四五规划,宣布“1615战略”,“出行服务”作为六大业务板块之一,首次被提升至集团战略板块的高度。这对如祺出行来说,意味着将获得更多战略加持和资源注入,强化其作为广汽集团向出行服务商转型的重要支撑点。

  如祺出行与广汽埃安2020年

  联合打造的新一代自动驾驶车型

  有关自动驾驶的部署也在加速落地。2020年11月20日,如祺出行与广汽埃安共同推出的新一代自动驾驶车型,于广州车展正式亮相。该车型基于搭载了ADiGO 4.0量产化L4自动驾驶系统的埃安LX打造,由如祺出行和广汽埃安合作研发,致力于提供高端智能出行服务。

  行业进入下半场,主节奏仍然是聚焦出行,但在技术推动下将有更丰富的场景,不再是简单的点到点的位置移动,而是融入在整个道路系统、城市系统中,从智慧的车、智慧的路,向智慧的城市前进。行业竞争的焦点也从单纯业务线条转移到业务生态体系的构建,从网约车平台向智慧出行运营平台转变。

  从以“后发者”姿态入局,到站稳单个市场,再到辐射经济活跃的粤港澳大湾区,如祺出行稳扎稳打迈下了坚实的发展道路。而在未来愈发智能化的前景之下,如祺出行为自己描绘的未来蓝图是做智慧交通基础设施运营服务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