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道路测试被投诉 :学生家长担心“安全隐患”

2024-05-31 15:41:17 每日经济新闻 

在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的小米智慧产业园区内,一辆没有悬挂车牌的小米SU7缓缓地从地下停车场北出入口驶出,再驶入。这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日前走访小米汽车智慧产业园区看到的一幕。

小米智慧产业园区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这是公司测试团队在对小米SU7进行路测,工作日上班期间都会有测试车辆进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星 摄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除未挂车牌的小米SU7在路测外,小米SU7的伪装车也在周边路段路测。

此前,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直播时表示,小米SU7交付后仍有车队在测试,是希望把这一批车跑到15万、20万公里,跑完整个生命周期,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但小米SU7测试车的城市路测却引起了周边居民的不满。有消息称,小米汽车开展道路测试被投诉“危害公共安全”。对此,记者第一时间向小米集团方面进行了解,但截至记者发稿未获回应。

倒车入库、加速测试被投诉

“之前,我们在门口等孩子放学的时候,经常能看到没有悬挂车牌的测试车辆,但这几天没有看到有车辆过来测试。”在昌平区沙河镇北京一零一中未来科学城学校门口道路旁,准备接孩子放学回家的王海洋(化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看见没有上牌的车辆在学校门口进行测试,作为家长还是会有一些担心。”

据王海洋介绍,她一般会在孩子放学前一个小时左右就在校门口阴凉处等待。这期间,她曾看到过两次小米汽车在进行测试,包括倒车入库测试和加速制动测试。“小米汽车的倒车入库测试,主要在学校门口道路两边划出的停车位中进行。加速测试则是在校门口的直行道路上进行,期间会有小米汽车的工作人员对来往车辆和人员进行管理。”王海洋称。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星 摄

记者了解到,小米汽车道路测试被投诉的理由是,车辆在社区门口道路和学校门口进行测试加速行驶或者倒车等测试,有时候驾驶员还会在公共道路上摆放路障,逆向行驶。

多位在上述学校门口接孩子放学的家长对小米汽车的道路测试表示担忧。“虽然小米汽车会避开学校放学时段进行测试,但仍感觉存在安全隐患。”一位学生家长称。

记者在走访时发现,北京一零一中未来科学城学校周边有TBD住总万科天地、万橡悦府一二期、万象华府、七里渠家园等小区。这些小区与小米智慧产业园区距离不到一公里,驾车最短仅需3分钟。

一位万象悦府的居民认为,小米汽车道路测试应该在人少的地方或封闭路段进行,在居民区和学校周边测试,总让人感觉不安全。

当地交管局警官也对外表示,虽然城市道路测试是合规的,但在城市公共道路上设置路障、来回倒车是不允许的,应该在封闭路段进行。

小米SU7道路测试惹争议

记者跟随多辆从小米智慧产业园区驶出的小米SU7测试车发现,测试车辆未再进入北京一零一中未来科学城学校前道路和万橡悦府等小区门口的路段进行测试,而是绕产业园门口路段一圈,进入到荣昌东路路段,快速进入车流中。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星 摄

“工作日每天都有进进出出的小米SU7测试车辆,其中包裹着车衣的测试车辆居多。”上述小米智慧产业园区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测试车辆上路测试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下午3点~4点。

事实上,4月3日就已开始交付的小米SU7仍进行道路测试行为,已引起外界热议。有观点认为,类似小米汽车的地区性测试和全国道路测试,一般都会在车辆正式投产(SOP)之前开展,不应在交付后还继续推进。为此,小米SU7也陷入到“未完成测试就开始交付,把首批用户当小白鼠”的质疑中。

对此,小米汽车官方客服解释称,这属于内部测试,并不是把首批车主当“小白鼠”,产品都经过整体测试。

5月31日,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家杨伟斌告诉记者,车辆交付后仍在路测,属正常情况。“相关主管部门要求车辆的可靠性行驶试验总里程为1.5万公里,满足车型公告要求后即可上路销售。但实际上,每家企业通过三高试验和可靠性验证试验,每辆车测试里程都会在十万公里以上。”杨伟斌说。

小米汽车方面也解释称,雷军所说的测试,是小米SU7在标准测试车辆之外,投入了100辆测试车进行的全国公共道路测试。这些车是按照量产标准生产的车型,在完成标准测试后继续加测,并且有部分车辆会加测到15万~20万公里,目的是为后续的功能OTA保驾护航,确保大家能持续获得高质量的新功能和更稳定的软硬件协同。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交付不到两个月的小米SU7近日也暴露出一些产品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产业链相关人士向记者分析称:“智驾涉及安全等多方面,需要进行大规模路试,出现这类问题很可能是测试不足导致的。”

雷军也曾坦言,小米造车时间仅仅3年,智驾研发每年成本超过20亿元,但和很多老牌汽车厂商相比确实存在差距。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