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造车新势力之殇—一心抢跑,却接连摔跤

2019-07-16 12:30:51 和讯名家 

  不久前,波场TRON创始人兼CEO孙宇晨发布微博表示支持对小鹏汽车进行维权,并以个人名义拿出一千万人民币作为法律起诉保证金

  此前,因“天价午宴”一事,孙宇晨与小鹏汽车创始人兼CEO何小鹏两人矛盾激化。如今何小鹏和小鹏汽车面临困境,孙宇晨拿出三分之一“饭钱”去支援车主维权,有人感激,也有人鄙夷,毕竟这里面公报私仇的成分要大些。

  不过抛开孙宇晨这边踩一脚,蹭个热度的骚操作,小鹏汽车如今的境遇离不开自己的营销失策,和整个新造车大环境的急于求成。

  1

  慢就是快=7个月就出新款?

  “我深入造车越多,越觉得慢就是快。”何小鹏曾媒体公开讲述过他的造车速度观,并为此特意撰文解释小鹏汽车的交付理念,认为用互联网式的快速迭代来造车是不完全适用的。从第一批小鹏G3的交付时间来看,何小鹏也确实践行着这样的理念,比起2018年6月末交付的蔚来ES8,12月中旬交付的小鹏G3晚了近半年。

  然而,令很多小鹏汽车的车主没想到的是,仅7个月之后,全新版小鹏G3 2020正式上市,不仅比G3 2019版在续航能力、电池配置、自动驾驶性能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在价格上也便宜了一万元左右。

  尽管我们都知道,随着技术革新的速度加快和产能提升的影响,纯电动车成本的浮动会变大。抢先推出的新造车将占据更多市场主动权,产品的性价比越来越高,消费者也乐见其成。但这次小鹏汽车G3的版本迭代,并非一次简单的产品升级那么简单。让众多老车主气愤的是,小鹏汽车侵害了消费者基本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

  首先,从时间线上来看,G3 2019版在去年双12发布会开启预定,直到今年4、5月份车主们才陆续提车。然而,车刚开了两个月就收到G3 2020版上市的消息,新车变旧款,还是性价比不高的旧款,即便是用“早买早享受”这样说辞,也无法缓解车主们内心的不平衡。

  其次,小鹏汽车的销售方式太不厚道。有车主分析称,新款G3 2020版7月份发布,8月份交付,可以推断在2019年初小鹏汽车就已经立项准备这款高续航车辆,但是为消化旧款车型库存,故意不释放新车消息,误导消费者购买旧款车型。还有车主反映在6月购车时,销售人员还在利用各种手段催下单,丝毫没有透露新款车型即将上市的信息,甚至还扬言后续会涨价。

  如果说仓促换代,仅是在情理上打击了老车主的感受,那么小鹏汽车为避免老款车型库存积压,未告知甚至刻意隐瞒新款车型上市消息的做法,难免引发众多小鹏车主的不满。

  2

  慢跑变狂奔

  折射出造车新势力的浮躁与尴尬

  让信奉“以慢制快”的小鹏汽车,开始提速狂奔,甚至不惜搭上声誉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接连入局行业的竞争者与新能源汽车补贴断崖式下跌,给曾经处以领先地位的小鹏汽车施于了不小的压力。

  在2017年10月时,小鹏汽车抢先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同期入局的蔚来等企业仍在制作之中。但在2018年3月之后,小鹏汽车的速度开始放缓,选择将产品先在内部试用,并不急于上市销售。然而,以为可以凭借领先优势精工细作的小鹏汽车没能料到,整个行业的形势变化并未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成长。

  2019年3月,新能源车补贴新政出台,补贴退坡幅度高达50%,单车最高补贴只剩2.5万 地补取消。与此同时,特斯拉决定冲击低价位市场,并在国内启动生产计划,这对于刚在“蔚来1万辆”赌局中输给李斌的何小鹏来说,自身对行业形势的预估和企业的发展速度,显然已与真实情况产生了偏差,小鹏汽车需要重新加速。

  于是,半年就出新款迭代,老车主上门维权的闹剧由此开始。

  当然,小鹏汽车这边面临信誉危机,抢先交付的蔚来,日子也并不好过。在短短两个月内,蔚来汽车发生4起自燃事故。

  (蔚来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一辆正在维修中的ES8,在西安授权维修中心发生燃烧。)

  于是,蔚来汽车以存在电池包热失控和起火隐患为由,召回4803辆蔚来ES8电动汽车,相当于这一型号出厂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可以说是一次非常严重的质量事故,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蔚来后续产品的销量。

  3

  新能源仍是趋势,造车者还需努力

  从中国新能源汽车兴起,到量产姗姗来迟,再到维权道歉,国内新能源汽车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直遭受着技术、口碑、产品、营销等方面的质疑和危机。事实也证明,无论是从运营策略和技术质量来考量,目前国内市场上的这些造车新势力,都先后暴露出技术缺陷和弱项明显,营销能力弱,定位趋于小众化,既无高性价比,又缺乏高端溢价品质的尴尬定价策略等多重问题。

  但这并不意味着新能源汽车无法实现,国内车企做不好新能源汽车。眼下,中国造车新势力旗下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安全质量、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等各项技术指标仍不成熟。在整体行业呈现颓势,备受质疑之时,若有造车企业能沉下心来,不受浮躁环境影响,用过硬的产品建立口碑传播,用真材实料去打动市场,必将收获未有之成绩。

  此外,有人将“快速迭代”视为新能源汽车的一大标志,但迭代的前提是初代产品为合规达标的产品。若造车企业在自身技术、运营各方面能力都远未达到成熟稳定的状态,只是出于融资需求,为了完成交付量产车的任务,就向社会推出了不够成熟的产品,那么后续所谓的迭代升级则更像是修正弥补,而为这些错误买单的,永远是信赖着这些车企的消费者。

  因此,无论是提高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上市门槛,还是建立行业内的价格保护机制,都应切实保护那些愿意尝鲜的消费者,从而为新概念产品打开大众出行领域的入口。若只想一味地“割韭菜”,再多的道歉,也挽不回新能源汽车的未来。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青峰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