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58汽车发起了“全城通缉令—寻找最惨车主”的保值率主题活动,招募因为没看保值率买车被坑惨了的车主。短短2个多礼拜的时间,见识了可怜巴巴、咬牙切齿、悔不当初、吃一堑长一智......各种类型的车主。
谁能想到,保值率背后竟牵扯出这么多“案情”!
也不知道是哪位同学走漏了风声,活动还没正式上线,58内部就炸了,各业务线纷纷来电争当最惨车主,隔着电话都能看到对方狰狞的表情。
58同城到家精选小花,人美声甜的小姐姐,努力保持微笑回忆了当进口A3车主的经历:
对车子没有任何研究,不知道自己买的车什么型号、开三年不保养、不知道车子需要年检的蠢事都干过。觉得开个奥迪很有面,A3车身小颜值高,很适合我这种单身贵族,有朋友建议买就从了;
2011年入手进口A3,没有优惠,落地30万,2018年7.5万售出。(很实在地说,这个保值率还算可以了!)
期间
更换过轮胎,排队等1个月;
更换空调出风口,排队等2个月;
更换牌照灯,排队等3个月。。。
每换一次零部件就经历一次“大姨妈”般的挣扎,换难受,不换更难受,因为零部件实在太!少!了!还!死!贵!(说到这,小姐姐还算淡定。)
后来它还国产了,整体降价近10万,而且有好几万的优惠!
买进口车,玩儿的就是心跳啊!
(小姐姐已经放弃表情管理,直接吐血了!)
小姐姐最后总结:以后绝对不买进口车!保值率更高的日系车会是重点考虑对象!
某业务线领导(为了防止被封杀,不太方便过多介绍),精明务实却在选车上进了坑:
2017年花60万,提了捷豹F-PACE 2.0T 四驱R-Sport运动版,当初还挺高兴,一直贴膜戴套,小心仔细的开着。
纯家用,1年也就跑1万多公里,这才买了不到3年想换车,到了二手车商这儿你知道他们给我开价多少?25万!就这,还说是给得高高儿的了!这上哪儿说理去?
这位领导最后总结:买车可别光看豪华品牌,除非你一辆车开到报废,否则保值率才是王道!
58同镇勤劳站长:
已经想开了,我这辆雪铁龙爱丽舍就开到报废了,虽然无数次想换车,但是一想到车商给开的价就心寒,出不了手啊!
但是上面这几个都算不上什么,最惨的应该是这位付姓同事了,他的惨已经不能用文字描述了,直接上段视频吧!
这边建议您看到最后呢,结尾有彩蛋!
此外,58汽车还联合知乎汽车发起了“被保值率坑惨的车主”的话题,这里一下成为了悲惨车主的集中营,话题上线不到1个礼拜,阅读量就突破了100万,160名车主分享了自己被坑的经历。
@黄真真
纳智捷大7 SUV,2014年次顶配落地30,去年卖剩2万3。
此神车深圳开25个油包不住,加油站硬核用户。
买了纳智捷只有两天高兴,提车那天,卖车那天。
@KXZDQ
大学毕业辛苦工作两年在家人资助一部分的情况下,狠心买了一台当时比较火热的福特新蒙迪欧2.0T豪华运动款,整车落地25万左右。
家里有小孩了,越来越觉得SUV更能满足家庭需求。2015年上牌到2019年出售,4年5万公里,全程4S店保养。瓜子网及各二手车朋友估价下来最高到9.6万,有点懵。才发现这款车掉价的这么厉害,4年贬值将近15.4万,每年贬值将近4万,加上每年近1.5万的维护费用。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崔浩
别提了,我东风雪铁龙13款新世嘉1.6升手动自吸,落地13万,油耗贼高,夏天开空调市区百公里12个油,高速9个油,不开空调城区9个油,高速7.5,唯一的优点就是底盘贼稳,18年4儿子新车卖5.88,还有落地补贴,二手车咋卖吧,19年贩子开价2万,无任何事故。。。
@人生何处7
家父开了11年的皇冠,新车裸车价50万左右,二手车商出价18万;
我开了7年的凯迪拉克srx3.0旗舰,新车裸车价跟皇冠差不多,二手车商出价15万;
期间因为油耗高,油钱都比父亲花的多。。。
@Kevin
特斯拉Model3 进口版,之前从四十多万降到三十多万,现在国产直接拉低到30万以下,这都是短短几个月之内发生的,几个月进口版二手残值十几万就没了。
......
此外,我们还接到大量的网友投稿,长篇大论讲自己悲惨的经历。
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最惨只有更惨,看完车主们分享的经历,突然觉得我这个POLO车主还是很幸运的。毕竟维修保养方便,到二手车市场还是能卖出比较理想的价格的。
在58部落发起的“你买车的时候,看不看保值率”的话题显示,选择不看的要么是土豪,不在意那点贬值的钱,要么一辆车开到报废,不打算换车,也就无所谓保不保值了。
但是这样的毕竟还是少数,毕竟你我都不是王思聪,谁还不是一边忍气吞声一边笑脸相迎地拧巴着赚钱?从单身升级到CP再到三口之家四口之家,从螺丝钉升级到主管再到高管,哪一次变身不得换个座驾呢?一辆车开到报废的几率还是很小的,哪怕多卖1万块钱,换个iPhone它不香吗?更别说急用钱需要卖车的时候了,多卖一分是一分!
其实建议大家买车考虑保值率,并不是说保值率是最重要的参考指标,保值率代表的是背后的综合产品力,与产品质量、用车成本等息息相关。一般来说,保值率高的车质量都不会太差,性价比会更高,也代表着大多数人给与的高认可率。如果你不是汽车专家或玩车达人,甚至是纯小白,不知道怎么选车,那么照着榜单选择保值率高的车型一定没错!
大概总结了一下保值率低的车型共性,无非以下几点:
1、小众
小众车自然市场上的保有量也低,对应的售后配套服务也紧缺,维修保养的价格一下就上去了,一个零件等半年价格还很高,而且只能选择接受,因为没得选,要么就放弃修车。车主烦,收车的二手车商也烦,怎么能开出高价呢?更别说像雷诺这种退出中国市场的品牌,以后出问题找谁都不知道呢。
我们现在都很排斥“从众心理”,其实在选车问题上,“随大流”才是明智的,起码“大众”车不会一下凭空消失吧!
(这里的小众车仅指日常家用车,不包含玩圈子的限量小众车,比不得比不得。)
2、产品力弱
两个月一次小毛病一年一个大毛病,常年修车,安全性差,每天开得提心吊胆,应该没有哪个车主喜欢吧。我们接到的网友投稿,一位开国产车的车主说,车子小毛病太多,实在不想开,买车2年多了,行驶里程不到3000公里,几乎买回家就束之高阁了。这样的车保值率能高吗?
3、用车成本高
还有大量网友控诉的纳智捷,都是买得起开不起啊,油耗高到让人怀疑这个厂家是中石油中石化的大股东。
4、进口车
进口车受政策影响比较大,一是关税二是国产化。关税的调整直接影响到进口车的价格,如果运气不好,正赶上关税高的时候买了车,关税一旦下调就是动辄大几万的损失。进口车国产化,因为成本的大幅降低,新车价格也会下降,比如上面那位买进口A3的小姐姐。
(没有经历过上面两个过程的进口车保值率还是很OK的,毕竟产品力都很强。)
5、新能源车
新能源车技术目前还处于飞速进步的阶段,产品更新换代迅速,尽管如此,三电技术依旧不能达到油车发动机的高水准,一波波“韭菜”被割,却没有二手车商想买单。
最后,还是建议大家买车的时候拿保值率做个参考,三个字背后可是大数据整合出来的无数案例的精华!阅读原文可查看58汽车发布的《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2020年3月份更新)。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58车。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