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基金   微博   新闻   个人门户  search2
中国汽车走出去
08年,汽车,315,专题 专题导语 08年,汽车,315,专题
走出去
 
  聚焦中国汽车“走出去”战略未来:随着中国汽车业走出去战略发展,中国将产生通用汽车、大众和丰田一样的汽车巨头,还是仍将局限于向新兴市场销售廉价汽车,谁将撑起中国汽车走向世界的明天。[评论]
  商务部表示,明年将对汽车出口政策进行调整,通过提高自主品牌出口资质门槛的方式,增强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这意味着汽车出口政策将在明年迎来一次新的调整。 [详细]
出口 相关评论: 出口
拓展海外还是坚守国内 中国汽车的十字路口
造车

车企应实施走出去战略 坚持跨国经营
    目前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还处在起步阶段,中国汽车企业的跨国经营,是中国企业买入国际化市场的重要尝试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详细]

国内市场上竞争力不够 出口不是权宜之计
    “走出去”应该在健康运营的状态下实现,“宁可晚进、不可冒进”。绝对不能因为国内汽车多了才走出去,绝不能因为汽车在国内卖不掉了才走出去。[详细]

中国车企“走出去”何以凭据

   近几年,自主品牌在提升产品品质方面都下了很多功夫。一些优秀的自主品牌企业经过多年的大力投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品质基础。 [详细]


  在海外新兴市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与欧美巨头的差距正在日益缩小,新兴市场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应及早进入抢占市场份额。 [详细]

中国车企“走出去”困境待解

  包括用工的成本,土地能源的约束,人民币汇率的上升,提高了出口的成本,削弱了成本竞争优势。我国企业出口的战略和理念明显滞后。没有出口规划,缺乏对出口市场的前期了解和准备。 [详细]

   因为我们的产品同质化严重以后,导致我们现在的企业的竞争手段主要是价格、规模。所以我们盈利水平低,而且低价格、低水平的形象在国际市场没有得到改变,总的口碑没有得到好的改善。 [详细]

   现在我们大部分企业都是严重依赖经销商。国外有些经销商同时代理我们四到五个企业的品牌。没有自己的经销商,议价能力就很弱。 [详细]

   我国汽车企业平均研发投入不足2%,零部件企业更低。这种粗放的方式,“长不大,做不强”的机制制约中国汽车出口发展。 [详细]

预测:谁将成为中国车企“走出去”的先锋代表
民企阵营

吉利汽车
收购沃尔沃是吉利走向跨国汽车集团的第一步,依靠沃尔沃的品牌优势和技术,吉利有望在短时间内取得跨越式的进步。能否实现沃尔沃反哺吉利,是吉利下一步的关键。[详细]

长城汽车
长城哈弗加快海外出口步伐,率先突破了欧盟等国际一流市场,目前已在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站稳脚跟,甚至与狮跑、RAV4等日韩品牌展开激烈竞争,成为国际上最具知名度和竞争力的中国车型。[详细]

国企阵营

上汽
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技术方面,近年与跨国企业的距离不断缩小。早在2004年,上汽集团就曾进入全球500强,也是国内汽车企业首次进入全球500强榜单。[详细]

一汽
作为“共和国长子”的一汽代表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它在中国汽车产业上的贡献自不必说,然而自主品牌发展缓慢、核心技术缺失,整体上市进程缓慢仍然是一汽急需解决的问题。[详细]

结语:理性看待中国汽车“走出去”

   国内车企的海外战略,大部分还停留在一般性贸易阶段,境外营销网络大部分是完全依靠海外的经销商,中国车企应提高出口资质标准、强化境外营销网络建设。汽车出口并不是中国车企应对产能压力的权益之计,而是战略选择。中国车企应做好做世界汽车公民的准备。


微博热议:中国车企走出去战略下一步



和讯汽车调查
1.你认为中国汽车出口最大的阻碍是什么
技术不过关
外国贸易壁垒
其他
2.是否有必要调高汽车出口的资质
3.你认为中国离世界级车企的距离
5年以内
5-10年
10年-20年
4.中国产生世界级大车企的希望在
民企
国企
  
中国车企走出去案例
  08年,汽车,315,专题
08年,汽车,315,专题
吉利收购沃尔沃
  据公开数据显示,吉利集团投资沃尔沃轿车一年来,其全球经营业绩明显好转,同比增长20%,盈利节节攀升,营业利润达到12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帀11.88亿元)。在北欧、北美等传统市场增长很快,在中国等新兴市场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如何在吉利和沃尔沃之间寻求战略合作的可能性,是收购沃尔沃之后,面临的关键问题。 [详细]
  08年,汽车,315,专题
08年,汽车,315,专题
上汽收购双龙失败收场
  2004年10月,上汽集团以5亿美元正式入主双龙,这被视为“中国汽车业海外收购第一案”。上汽成为双龙大股东的几年中,双龙依然无法走出困境。上汽一直想掌控双龙,但最终受到了排斥。曾经还发生过双龙汽车工会成员状告上汽“窃取韩国汽车技术、违背当初投资协议”的事情。最后,上汽被迫出售双龙,这段跨国“汽车婚姻”正式走到了尽头。 [详细]
  08年,汽车,315,专题
08年,汽车,315,专题
庞大、青年收购萨博前途未卜
  萨博仍在破产的边缘挣扎,而萨博的中国路犹如一处起伏跌宕的情景剧。 “双庞”若希望成功购入萨博,需要四方力量的认同。除了瑞典汽车方面,还包括美国通用汽车、中瑞两国商务部门、欧洲投资银行等,这场收购能否成功仍然前景不甚明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