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件事,尤其称得上的“大事”者,中国人爱谈“重大意义”,官员谈过,媒体谈,事情的实质内容往往忽略了。或许从微不足道的小时更能体现这个事件的意义。在很多网友看来,越是有专家出来表态或者来个什么发表声明,这事件往往就是越来越不靠谱。
车市辣评,是和讯汽车频道全新打造的一个最新栏目。对一周以来发生的车市热门车型和劲爆消息做出专业的资讯整合,用时尚新鲜的话语作出个性化点评,力求在海量的信息中提炼出精彩观点,彰显自己的态度。
在汽车行业整体不景气,各大车企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一汽轿车拟耗资数十亿元加码新能源汽车领域,以扭转利润指标亏损的颓势。
一汽轿车公告,拟投资43.5亿元建设新能源工厂技术改造项目,资金全部由企业自筹。其中,新增建设投资41.9亿元,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投资9.7亿元、设备及安装工程20.4亿元、工装模具3.1亿元、其他工程费8.7亿元;铺底流动资金1.6亿元。[详细]
小编“辣”评:
新能源汽车能否成为自主品牌的“救命稻草”?面对不利的市场竞争形势,一汽轿车决定豪赌新能源汽车。
对于自主品牌车商来说,新能源汽车就意味着未来。业内专家认为中国还没有形成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谈投资回收成本的期限是没有意义的。首先,新能源汽车是建立在传统汽车基础上的,中国车商还没有补好这堂课、掌握传统汽车技术。其次,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目前也落后于国外。
广州汽车限购的“阴霾”还未褪去,西安拟施行机动车总量控制的消息再次传出。
就在西安法制办颁布 《西安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 (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后仅6天,8月8日,西安方面紧急叫停了法制办将于近期召开的《征求意见稿》立法听证会,同时对限购、限号、限行的消息进行辟谣。[详细]
小编“辣”评:
从上海、北京、贵阳再到广州,汽车限购似乎已从个别城市的治堵措施,扩展成众多城市效仿的必然归宿。而此次西安紧急叫停汽车限购措施,似乎从某种程度上暂时中止了渐成“燎原”之势的城市汽车限购行为。
限购城市不断出现,但汽车限购似乎又无统一标准,而限购政策正对汽车产业、尤其是对自主品牌带来灭顶之灾。以自主品牌为主销车型的二线城市,汽车消费处于起步阶段,此时限购,或将成为“压倒自主品牌的最后一根稻草”。
8月7日)有消息称,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正在研究制定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和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实施方案,该方案有望在10月出台。
据悉,此次公车改革方案是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实施《机关事务管理条例》之后调研出台的。上述条例已经于2012年6月28日公布,并将于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了机关运行经费、资产和服务管理等。[详细]
小编“辣”评:
公车改革,“三公”消费改革的重头戏。多年来,国内公车改革虽有推进,但公车私用、公车滥用的痼疾未改,个别地方还滋生了“钱也拿、车照坐”的新问题。专家指出,杭州、温州车改的思路具有一定突破性,随着改革深化,还应寻求治本措施,根治“车轮腐败”。
近日,一汽马自达东莞经销商东莞新天地汽车4S店,被东莞本土的兴隆汽车集团并购,至此,兴隆旗下除了莲花之外,又多了一家合资品牌车行。
终端市场车价一降再降,利润一再被压缩,库存压力不断增加,市场增长放缓,让许多经销商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和前几年相比,新车盈利相对下降,如今多家经销商已转向对售后深耕细作。[详细]
小编“辣”评:
在今年上半年,就有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开始到未来几年,经销商之间的小型兼并或许会更为严重。毕竟4S店投资风险较高,同时要求经销商不仅要有强大的资金实力,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在今年车市销售并不如意的情况下,很可能会有经销商撑不住。
多家经销商负责人纷纷表示,未来中国汽车经营模式会向国外的注重售后方向转变,现在艰难的市场形势或将成为促进这种转变的“催化剂”,但他们也做好了应对这种转变的长期规划。
和讯调查 |
1.您觉得自主品牌能依靠新能源项目翻身吗 |
能 |
不能 |
不好说 |
2.您认为地方城市是否应该限购 |
应该 |
不应该 |
不好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