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上流出相关消息,雷克萨斯LM300h国内有经销商目前报价超过220万,首批车明年二月到港口。新车是雷克萨斯首款进入到国内的MPV车型,定位比自己的孪生兄弟丰田埃尔法要更高,将搭载2.5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电动机的混合动力。
雷克萨斯LM虽然尚未公布中国地区的官方指导价格,不过根据其动力总成和定位,再参考目前埃尔法的指导价格,雷克萨斯全新LM300h 7座版本国内的官方指导价格应该不会超过120万,而4座版的价格也大概在150万上下,225万减150万,那这多的75万就是所谓的“加价”了。
所以多数人心中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像埃尔法、雷克萨斯LM这类看上去似乎相貌平平的“面包车”会卖的这么贵?
以埃尔法为例,在原产国日本提供的发动机排量选择较多,其中2.5L低配车型,也就是全系最便宜的车型起售价仅为319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0.63万(2019年11月15日汇率,下同),搭载和中国型号相同的3.5L发动机版本,起售价为414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6.78万) ,而3.5L顶配车型版本也不过65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2.18万)。而目前国内的埃尔法加价在30万元起步,提走一辆这样的“保姆车”落地价格超过120万,和日本本土3-5倍的价格差距显然过于悬殊。
此前,丰田汽车第十一代社长,丰田章男先生在生谈到部分丰田车型在中国市场的加价销售问题时表示,“我们给中国经销商的埃尔法没有加一分钱,大家可以找他们说理。”就算老爷子的话属实,厂家没有挣走这30万,但丰田对埃尔法在华的销售策略还是对加价购车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埃尔法是纯进口车型,但目前只在亚洲地区和俄罗斯销售,而北美地区主要销售的丰田MPV是塞纳,所以丰田对销往中国大陆的埃尔法有着严格的配额控制。按照丰田规定,埃尔法每年给到中国的配额只有5000辆,因此我们按照“物以稀为贵”这个理论思考,这款车出现加价销售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
除此之外,丰田还有一个“奇葩”要求,就是每卖给经销商一辆埃尔法,就要捆绑其它车型进行销售,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每一个经销商都有“实力”去拿到埃尔法的配额,少数的车被掌握在了少数经销商手里,它们只好从好不容易拿到的埃尔法身上尽可能的多赚一些利润。
其实从2011年埃尔法引入国内的这几年间,其他品牌也并非没有推出产品力或定位相似的MPV产品。比如和丰田品牌影响力相同的大众汽车,2012年大众推出了经过欧洲市场T5商用车改良的全新MPV迈特威,使用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进口迈凯威在关税上拥有不小的优势,进到国内市场起售价格刚过40万元,但最终仅以刚刚够3位数的月销量无疾而终。
还有比丰田品牌定位更高的奔驰,在2016年推出了全新的V260车型,不少媒体把它和埃尔法做对比,认为无论是品牌还是产品力方面都胜过埃尔法,价格更是不到埃尔法的二分之一。然而仅过了不到1年,V260终端市场价格就已经开始松动,如今已有超过5万的优惠。
所以在产品力层面来看,埃尔法本身还是具备很强的实力,平顺线性的动力输出和配有航空头等舱座椅,且舒适静谧的车厢氛围,这些都是一辆顶级MPV必备的产品技能,只不过这些东西真的值120万吗?
但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购买埃尔法、雷克萨斯LM的消费者又是什么样的呢?这些人非富即贵,又或者是上市公司的接待用车,所以无论是加10万还是加100万,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区别,反而是这类车的加价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体现身份和财富的象征。在路上看到一台埃尔法,也许你并不能准确的说出它具体的车型亮点或者参数配置,但你唯一知道的就是它真的很贵,贵到一般人无法承受,贵到加价的钱都可以买到一辆豪华品牌C级车。
所以这就够了。如果你是一个亿万富翁,你是不是希望埃尔法卖的越贵越好呢?埃尔法不加价,对于正常消费者来说是好事,但对于那些金主们可能就会转身到价格更贵的雷克萨斯LM车型上。当然,不管埃尔法未来是否继续加价,对埃尔法销量产生分流是必然的,毕竟总有追求最贵最好的老板。
买车加价,从商品消费的角度,可以理解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是如果加价的情况违背了中国的相关法律,这就可以说道说道了。
2017在7月份实行的新《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中,第二章第十条就非常明确的写明了经销商应当在经营场所以适当形式明示销售汽车、配件及其他相关产品的价格和各项服务收费标准,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销售或收取额外费用。
这则规定换句话来说就是禁止了经销商出现“加价提车”的行为,要知道的是,无论是2005年出台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还是汽车三包等法规,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不能“加价”,为此新的《办法》出台,似乎对消费者来说是一大利好。但《办法》实施到现在2年多了,丰田埃尔法加价购车的情况依旧存在。
其实经销商也知道加价售车是违规行为,所以在交易的时候不会轻易让“加价”这两个字落到纸面上,在购车合同和相关票据中也不会出现。所以,加价购车还存在另外一个更加严重问题——税收漏洞。
此前,新华社曾发文质疑这种加价售车的行为,文章指出,“巨额加价不开发票或者分开开票,甚至‘一部分走公账,一部分走私账’已经成了汽车4S店的‘潜规则’,即使开票也要求消费者‘承担税点’”。
对此,多位财税和法律界专家指出,要求消费者将款项打入私人账号,对额外收取的费用不开发票,将发票拆分为多张,改变收取费用的品名,降低车辆标明售价等方式逃避相应税费,均涉嫌违法,极有可能构成偷逃税款。
新车加价虽然是市场行为,但更确切的说是,应该是“不健康”的市场行为,如何减少甚至杜绝这种行为,也绝非丰田章男先生一句“都是经销商的行为”可以甩锅的。此前一汽-大众、东风本田等厂商曾名令禁止旗下经销商的私自加价行为,这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汽车厂商的自我监管态度。
无论是雷克萨斯LM还是丰田埃尔法,亦或是其他品牌的热门车型,加价的卖方市场行情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它无论是在产品力、影响力或是其他方面的突出表现,但市场经济下的商品交易同样应该受到监管。无论是厂家的销售策略也好,经销商的加价行为也罢,都不应该成为逃脱监管,甚至涉嫌违法的理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